
引語:
任正非曾反思道:人感知到自己的渺小,行為才開始偉大。
他在不惑之年創立華為,而創立華為后,他自稱只是一位組織者,而不是自己做專家,因為他深知,一個人不管如何努力,不可能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面面俱到,儲備好所有知識去創業,而正是因為他選擇做“甩手掌柜”,才成就了華為現如今的輝煌。
對經邦課程有一定了解的企業家們都知道,經邦課程分為《動態股權落地精華班》與《動態股權落地咨詢方案班》兩種,每月各開課1次,不過在剛剛出梅的魔都7月,經邦臨時加課,在上周完成固定開班的《動態股權落地咨詢方案班》后,本周二開啟本月第二期《方案班》,近百位企業家報名參訓,足以見得,“股權”這件事已然成為企業家們亟待學習的首要知識。
當然,股權的知識網上隨便搜搜,就可以獲取很多概念性的解讀,但是沒有企業家敢拿自己的企業開玩笑,這也是為何許多企業家敢拼敢實干,卻不敢碰管理、不敢分股權,因為股權無小事,不能針對性的為企業制定合理的股權激勵方案,落地的效果必將慘不忍睹;
因此,在經邦資深講師及咨詢師團隊進行精彩的授課外,企業家提出實際問題的專家答疑環節就顯得尤為精彩,也引得在場企業家不斷贊同和爭先恐后的提問。
01
行業寡頭戰略應該如何制定?
//深圳某產業園區管理公司 袁總
提問道:
我公司有16年產業園區規劃與管理經驗,算是深圳地區行業的開創者,現在發展到一定階段,不禁在思考一個問題:是往上隨市場走輕資產模式,與開放商、地產商合作打造產業園區,還是以傳統重資產模式繼續運行,打造自己的獨立品牌,用公司資產租賃自己的園區進行產業園打造?
經邦國際資深合伙人郭彥虎老師
答企業家問:
產業園區本就屬于資源型產業,與當地政府的扶持也有一定關聯,您的企業在當地已有16年行業背書,想必已經在行業內有一定話語權,那么我的觀點是,您所說的向上與向下兩個方向,其實都對您的企業成為行業寡頭沒有太大幫助,想要成為細分行業的寡頭,首先要明確您企業的市場化優勢,對目標市場有深刻的調研和理解,再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決策,我舉個簡單的思路,“五星級園區孵化標準制定者”,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寡頭戰略定位,所以企業想要成就寡頭之路,前期所要布局的不僅是企業對內的結構及發展方向調整,更要對市場有深層次的探究和理解。
02
激勵對象根本不懂期權概念怎么辦?
//某河南大健康新零售公司 劉總
提問道:
我們公司其實算是走在行業前面了,在2016年我就設計過讓店長和總經理進行認股開店,每個店的店長我也進行了干股激勵,做的好年終就拿很高的分紅,虧損我們公司還會補償他們,但是后來我們發現很多店長基本拿到分紅就離開了,對我們公司并沒有很大黏性,當我們想給他們做期權激勵的時候,他們也不懂,也不認可,這個問題要怎樣解決?
經邦國際資深合伙人郭彥虎老師
答企業家問
我們做了這么多年股權激勵項目,常常與客戶講的一句話就是“看得見的激勵才是有效果的激勵”;
怎么解讀這句話呢?
期股與期權的概念想必通過幾天的學習,各位企業家都有一定的認知,都知道這種激勵模式對穩定公司核心人才是非常有效果的,但是反過來講,核心人才拿什么來相信企業,或者看到企業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發展,相信自己手中的期權一定有穩定回報呢?
這就是我們在期股、期權方案設計中的關鍵點了。
首先,企業未來的長期戰略規劃,必須要是系統的,可實施的,帶有一定挑戰與風險并與穩定發展想結合的,企業家今天隨隨便便一句話,那不是企業的戰略規劃,一定要全方位考慮企業所在行業的發展后,制定可行性戰略,這樣核心人才才會認可這份規劃,并愿意參與其中;
其次,企業要讓核心人才有參與感,我們知道期權也不是一次行權的,每年我們都可以制定窗口期與行權期,一份合理有效的股權激勵方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動態的,不斷循環的,當第一批激勵對象在約定時間拿到他們的分紅時,他們對于第二期便有了期待,同時對第二批激勵對象也有了正向的“榜樣效應”,期間難免有退股的對象,沒關系,收回他的股權,納入公司股權池,給后面幾批合適的激勵對象,讓股權永遠處于活躍狀態,這也同時為我們的企業剔除不合適的人才、注入新鮮血液提供正向幫助。
03
原先都是先賺錢再想發展
能不能先想發展之路再埋頭苦干?
//某創業者 張總
提問道:
我與許多在場企業家都不同,我是為了我的專利技術,打了幾年官司,然后現在專利已經申請下來了,但是我還沒有開始搞公司,沒有制定一些規劃,不知道我這樣的思路是不是對的?還是就應該先做公司,在市場上試錯,再隨著公司發展慢慢調整?
經邦國際創始人薛中行老師
答企業家問:
首先,我要肯定一下你的思路,注重知識產權的初始保護,這是非常正確的;我們早一批的民營企業家,都是實干家,先做起來,先把錢賺到手,別的都不是很在乎,其實這樣的民營企業“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只是我們看得到的都是“幸運”成功者,而更多的失敗者淹沒在市場中;
所以,在當下,中美貿易戰競爭如此激勵,國內對民營企業扶持力度如此之巨大,科創浪潮如此高漲,資本市場如此開放與積極的大背景下,首先我們要注重知識產權的初始保護,但是光注重知識產權還不夠,同時企業的定位,產品的定位都很重要,如何設計科學的企業架構,能讓企業對內源源不斷吸引優秀人才的加入,為企業注入“源動力”,同時對外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為企業的長遠發展與資金鏈條“保駕護航”,這些都是企業家應該考慮的問題。
薛中行老師補充道:
我其實很欣慰,因為每一次的課程,都能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開始重視企業的治理問題和對接資本市場的問題,而不是單純的如何營銷啦,如何拓寬市場啦,證明我們的企業家也都在與時俱進,努力學習,就像我了解到本次課程還有幾位是市值千億級別的企業大佬,能讓你們在百忙之中抽出足足4天的時間,來到經邦學習股權的課程,我是非常開心的,一方面證明股權激勵適用所有的企業,無論企業大小,另一方面證明經邦的股權課程是企業家們所認可的權威課程,能在課程上讓所有企業家學員學到東西,帶著疑惑來,換回答案走,這是經邦19年來堅持股改一件事的初心。
△經邦國際創始人薛中行老師授課現場
用任老的一段話,與所有企業家共勉,祝愿所有企業家都能在自己的行業找到精準定位,經邦愿以百分百熱情和19年來股改領域專業經驗,助力每一位企業家成就寡頭之路!
真正的精英,是在時代浪潮中,
被眾人合作抬到山頂的。
我不知道我們的路能走多好,這需要全體員工的擁護,以及客戶和合作伙伴的理解與支持。
我相信由于我的不聰明而引出來的集體奮斗與集體智慧,若能為公司的強大、為祖國、為世界作出一點貢獻,廿多年的辛苦就值得了。
我也體會到團結合作的力量。這些年來進步大的是我,從一個「土民」,被精英們抬成了一個體面的小老頭。
因為我的性格像海綿一樣,善于吸取他們的營養,總結他們的精華,而且大膽地開放輸出。
那些人中精英,在時代的大潮中,更會被眾人團結合作抬到喜馬拉雅山頂。
希臘大力神的母親是大地,他只要一靠在大地上就力大無窮。我們的大地就是眾人和制度,相信制度的力量,會使他們團結合作把公司抬到金頂。
作為輪值CEO,他們不再是只關注內部的建設與運作,同時也要放眼外部,放眼世界,要自己適應外部環境的運作,趨利避害。
我們伸出頭去,看見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多變的世界,風暴與驕陽,和煦的春光與萬丈深淵并存著。
我們無法準確預測未來,仍要大膽擁抱未來。
面對潮起潮落,即使公司大幅度萎縮,我們不僅要淡定,也要矢志不移地繼續推動組織朝向長期價值貢獻的方向去改革。
要改革,更要開放。
要去除成功的惰性與思維的慣性對隊伍的影響,也不能躺在過去榮耀的延長線上,只要我們能不斷地激活隊伍,我們就有希望。
我們既要有信心,也不要盲目相信未來,歷史的災難都是我們的前車之鑒。
我們對未來的無知是無法解決的問題,但我們可以通過歸納找到方向,并使自己處在合理組織結構及優良的進取狀態,以此來預防未來。
死亡是會到來的,這是歷史規律,我們的責任是應不斷延長我們的生命。
千古興亡多少事,一江春水向東流,流過太平洋,流過印度洋……不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