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市場上主要的股權激勵模式包括干股、紅股、期股、期權、業績股票、限制性實股、股票增值權、管理層收購等十余種,無論哪種股權激勵模式,激勵對象需要出多少錢?可以享有多少收益?需要承擔多大風險?是方案中核心也是實際的關鍵問題。從這個角度出發考慮,以上十余種激勵模式又可以劃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類型一:低績效、低風險
激勵對象僅需繳納一定比例保證金,在工作時間和個人工作態度符合公司要求前提下,即可足額分享股東收益,且無需承擔企業經營風險。這種股權激勵類型著重強調激勵性,利于企業短時間內吸引和留住一批行業優秀人才。
類型二:中績效、低風險
激勵對象需繳納一定比例保證金,并承擔個人關鍵績效指標,實際分紅收益與公司整體目標及個人業績表現緊密掛鉤,無需承擔企業經營風險。這種股權激勵類型著重強調激勵性和動態性,不僅利于企業建設好人才梯隊,更利于對股權激勵方案的動態管理,做到“優者有其股、多勞多得”。
類型一和類型二是傳統股權激勵的常見模式,在分享機會的同時,也要求激勵對象承擔對等責任,以正向引導的激勵性為主。對于企業激勵現有核心團隊、吸引外部優秀人才切實發揮著作用。
類型三:中績效、中風險
對激勵對象出資額度提出較高要求,所繳納的出資需要承擔企業經營風險,扣完為止。在繳納出資承擔企業經營風險的同時,還必須個人業績合同和奮斗者承諾書,對客觀量化指標和主觀工作狀態負責。
類型四:低績效、高風險
激勵對象按照“同股同權”原則,足額繳納購股款,并按照持股比例共享收益、共擔風險。分紅收益與公司實際實現利潤和現金流狀況直接掛鉤,個人績效考核主要作用于過程行為評價和糾偏。
類型三和類型四的精髓在于“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風險在前;壓力和動力并重,壓力在前”。與“在公司多年積累基礎上,將公司打造成奮斗者平臺,集聚一批志同道合、有事業心、有擔當的合伙人共同推動公司發展”的合伙制目的緊密結合。更有利于企業在微利時代,大限度激發團隊潛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
以上四種類型無優劣之分,企業需要結合自身所處的發展階段、核心團隊組建狀態、績效考核管理基礎等因素進行針對性設計。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當前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正在發生著較大變化,各行各業都逐步從“增量時代”步入“存量時代”。在增量時代,各企業都忙著跑馬圈地,新客戶、新市場空間廣闊。在存量時代,同業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盈利難度持續提升,整合分化日益加劇,效率、性能、價格決定企業存亡,企業必須集聚一批“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伙人團隊與企業共度難關,方能在存量時代“活下來”。
因此,在存量時代,如何設計出一套有效的股權激勵方案,在分享企業發展機會的同時,能真正引導激勵對象站在股東層面來思考、真正引導激勵對象將責任承擔起來、大限度地激發激勵對象的工作潛力是股權激勵能否發揮作用的關鍵。
陸柳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