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中行辣評:90億美金市值,新浪微博是怎么起死回生的?
微博:到底還有誰在用?
對于新浪微博,大家應該都是既熟悉又陌生。它創立于2009年,創意來自于2006年美國成立的twitter公司,就是發布簡潔短小的語言片斷,相比于博客更利于在互聯網上傳播。在同一時期,騰訊、搜狐等其他的互聯網公司都曾經推出過微博,在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之后,新浪微博靠吸引了多的明星名人的人氣帶動,坐穩了老大的位子,并與2014年4月成功登陸了美國的納斯達克。
在五年前,新浪微博曾經是中國人頻繁使用的社交媒體,但是好景不長,在之后的幾年內,由于微信的橫空出世,新浪微博的地位迅速的下滑。如今,我們看到每個人每天都要用微信,卻聽到越來越多的朋友說,微博啊,我都好久沒上了,賬號都不記得了。
完美得讓人震驚的Q2財報
然而,就是這個幾乎被微信打的毫無還手之力的微博,在前不久剛剛發布的2016二季度財報中,交出了一份完美得讓人震驚的報表。凈利潤2590萬美金,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倍,連續7個季度實現了盈利。其他幾個關鍵指標,營收、MAU就是月活躍用戶數量的增長,均超出了投資人的預期。而我們也看到,從四月開始,微博的股價市值已經翻了一倍多了,截止到8月11號,市值已經突破了90億美金,創下歷史新高。而它曾經的老師--- Twitter的股價卻連連挫敗,現在市值只有140億美金,僅僅是其上市后高峰的20%多。
導致Twitter股價不振的因素很多,其中關鍵的當然是因為,Twitter已經成立十年了,到如今仍然在虧損,絲毫看不到盈利的影子。而Twitter的活躍用戶增長卻已經停滯甚至快變成負數了。就好像我們之前對京東的評價,虧錢的故事在規模小的時候是可以講講的,當規模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還在繼續虧錢,這個泡泡對投資人就吹不下去了。畢竟,資本永遠是追逐利益的。新浪微博的成功,同樣是一則中國本土草根企業逆襲國外巨頭的感人故事。
曇花一現?還是起死回生?
很多人可能要發出疑問,不是說都快被微信給淘汰了嗎,不是都沒人用了嗎,微博到底在靠什么賺錢?這個說起來還挺有意思的。在今年的四月,我們討論過的一個青年魏則西之死的事件,曾經將百度靠收取高額競價推廣費盈利的內幕昭告于天下。如今的互聯網的信息高速公路上,百度是設置了一個又一個的收費站,只有花錢多的可以在前面享受到大的曝光和瀏覽量。
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新浪微博的盈利模式也同樣如此,在作為一個媒體平臺的同時,微博還兼具有了互聯網營銷的功能。在微博的利潤組成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用戶支付的內容推廣費用。意思就是,在新浪微博上,通過付出更多的錢,可以讓推廣的內容被曝光到更多的人面前,只要你愿意花錢,微博可以讓你發的內容被主動推送了那些沒有關注你的人的主頁上。商家在宣傳自家的衣服、鞋子或是其他商品,都可以通過花錢購買大量的曝光來轉化成實實在在的銷量。在魏則西事件爆發之后,百度的聲望一度跌落至冰點,而百度也處于謹慎的考慮關閉了部分的競價推廣,這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新浪微博的發展,因為在那之后,新浪微博成為了性價比高的流量入口。
絕處逢生,原來靠的是網紅?
在2013年,阿里戰略投資了新浪微博,那個時候,新浪微博正在逐漸地被微信取代,漸漸失去了自己的優勢,也被各方一片看衰。在蟄伏的這幾年,新浪微博反而絕處逢生,硬是走出來了屬于自己與眾不同的路。
2016有一個特別火的名詞,叫做網紅經濟,意思就是知名的網紅通過自己的粉絲和流量轉化成實實在在的利潤。而大家會發現,所有的網紅孵化平臺,都是在新浪微博上孵化的,而不是微信。 因為微博是一個開放的流量入口,通過在微博上付費購買粉絲和曝光度,積累粉絲群體之后直接線上導流到網紅自己開的淘寶店,新浪微博和阿里攜手完成了這個生態鏈的閉環。
而我們再來看Twitter的財報里,主要的收入來源,依然只有廣告,加上高昂的運營成本,導致Twitter上面雖然有了眾多世界明星甚至總統奧巴馬的入駐來吸引大量的人氣,仍然沒能將這些人的人氣更好地轉化成利潤。
新浪微博出身于中國老牌的門戶網站新浪網,它早的模式也許是我們國人對于海外巨頭公司的粗糙甚至不太成熟的模仿,甚至在本國它也一度被強大的對手微信打擊的潰不成軍。但是通過與阿里的戰略合作,新浪微博成功地將自己從社交媒體轉化成了平臺化的互聯網推廣銷售公司,也迎來了自己的二度輝煌。路終究是人走出來的,中國特色的商業模式,才是適合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的。
薛中行博士創建了上海經邦企業管理咨詢公司,并且建立了經邦官網,是企業家學習股權激勵機制,參加股權激勵培訓的專業平臺。企業家可以在經邦咨詢官網學習到國內的股權激勵方案設計,股權激勵制度,股權激勵案例等。真正明白股權激勵是什么意思,股改是什么意思。充分發揮企業的股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