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
被競爭對手收購、創始人出售全部股權和創始人卸任,對任何一家企業來講,發生上述事件都可能導致一家企業從此一蹶不振,但維也納卻是一個例外。
與錦江的“豪門聯姻”,一直被外界輿論導向為維也納酒店慘遭“賤賣”,但創始人黃德滿僅僅用不到4年時間,就做到了國內中端酒店寡頭的位置,與經邦國際的合作也成就了維也納“超越華為的股權激勵”,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讓維也納風光無限,看的更高,走的更遠。
“這不是賤賣,而是合作”
2016年4月28日,錦江股份對外公告,分別以17.488億元和80萬元收購維也納酒店有限公司及深圳市百歲村餐飲連鎖有限公司80%股權。
維也納酒店創立于2004年,旗下已形成包括維納斯皇家酒店、維也納國際酒店、維也納酒店、維也納智好酒店、維也納3好酒店在內的多個品牌,截至2016年5月,已在超過20個省(直轄市)簽約酒店超過700家,客房超過10萬間,擁有各類會員1250余萬。
值得一提的是,與其他連鎖酒店絕大多數為加盟店不同,維也納酒店的直營店占據可觀的比例。加上大量配備中高端餐飲服務,使得維也納的綜合開房率、RevPAR(Revenue Per Available Room,每間客房產生的平均營業收入)一直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
根據錦江股份收購對價推算,維也納整體估值為21.86億元人民幣,對應2015年靜態PE約15.2倍,明顯低于國內酒店相關類上市公司均值。
消息一出,坊間曾一度瘋傳因為對賭失敗加上風投退出急需資金周轉,讓黃德滿被迫“廉價”出售。
“這不是賤賣,而是合作。”黃德滿回應道,“維也納有著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和創新精神,錦江有較強的資本運營能力,合作能讓雙方優勢互補。”據黃德滿介紹,自己確曾計劃借助上市來實現“品牌”夢,但由于上市籌備用時綿長,加之國內A股市場在2015年下半年出現嚴重的波動,他漸漸對上市失去了耐心與興趣。但市場競爭如火如荼,一會是首旅與如家合并,一會是外資品牌“狼來了”,根本容不得維也納等待。其實當時與錦江已經談得差不多,但黃德滿還不能宣布,只是暗示,可能通過強強聯合的方式,借船出海。3個月后,“錦維聯姻”正式浮出水面。
“這可不是上市不成功的無奈選擇。”黃德滿再三強調,因為交易之時,維也納的發展狀況和品牌形象都十分健康,退出的風投也獲得了遠超原目標的回報。“只是因為我們希望獲得更快的發展。”黃德滿說,跟錦江合作,就像“站上了巨人的肩膀”,起碼可以使維也納的目標實現提早30年。
“與經邦合作,是維也納內部賦能的關鍵之選!”
如果說維也納與錦江的強者聯手,是為了實現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借船出海,布局全球,謀求更廣闊的發展與擴張,那么選擇經邦國際合作,操刀維也納集團股權激勵計劃,就是為這一未來目標確立人才機制上的保障。
只要說到維也納,他就兩眼放光,精神抖擻,激情澎湃。作為維也納酒店集團的創始人、董事長,黃德滿很早就提出了平臺的概念、生態的概念,“如果把平臺比作航空母艦,航母本身并不會直接參與戰斗,但航母上的艦載機是戰斗工具。”他提出,維也納就是一個賦能的大平臺,要讓平臺上的加盟商強大起來,讓員工強大起來,這樣自己才會強大起來。而經邦國際專注股改20年,讓黃德滿看到了平臺概念方案的可實施性,經過經邦股權激勵課程的學習后,他在課程現場就與經邦國際達成了項目合作意向。
經邦國際創始人薛中行就曾說過:“你能成就多少人,你就會有多大的成就。”股權激勵不是將老板的錢分出去,而是將員工創造的未來財富通過機制現在分出去。
從2014年8月29日股權激勵項目啟動大會的召開,到2017年6月6日,在經邦國際的合作協助下,維也納酒店集團第一期股權分配典禮在深圳隆重舉行。本次,該集團共分配了2.18億股權中的35%,惠及122位員工,涵蓋維也納酒店公司、維也納新創品牌、餐飲公司、新創業公司四大版塊。
“1+N”的模式下,激勵對象除享有維也納酒店這“1”部分的股權激勵外,還享有N家創業公司股權激勵部分的10%。
維也納這次股權激勵計劃得到了錦江的大力支持,黃德滿在第一期股權分配典禮上說到,“與錦江合作之后,維也納爭取了10%的分紅權,這是在合作協議里面簽署的。
我自己又拿出10%的分紅權和升值權,給到大家作為股權激勵。這意味著未來整個錦江集團有20%的分紅權,有10%的升值權。”
維也納的股權激勵計劃,倍受業內關注。
經邦公司治理與股權激勵專家評價:“本次股權激勵的特點,體現了維也納集團尊重歷史,重視現在,更加注重未來;將股權與期權的結合,將集團管理層與子公司管理層的利益捆綁,將股權激勵與資本計劃的高度結合,是動態的股權激勵,類似華為又超越了華為。”
黃德滿說:“構建企業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需要不斷引進人才、留住人才,能讓他們像自己創業一樣激發他們的潛能,將自己的能量轉變為商業價值。只有構建這個平臺,企業才能進入到健康的發展軌道。”
維也納的股權激勵措施,不僅是對其長久以來企業文化的延續,更是對酒店行業深度變革的思考和回應。
服務業高速發展的當下,酒店業和旅游業正處于消費升級的風口,回歸理性的從業者們,都在蓄力進入中高端酒店;中國中產階級的增長和消費觀念的改變,也將讓這片市場進入白熱化競爭,一場刺刀見紅的廝殺即將到來。
人才問題,越發成為酒店業規模化發展的制約。維也納酒店此舉,其實是對行業瓶頸的提早預判。
黃德滿認為,一個企業要做強做大,要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能夠持續發展、持續盈利,必須要實施人才戰略,核心是“引”、“留”二字。“人才不是招聘來的,是吸引來的”。
首先,要打造一個引進人才的機制,在這里能夠幫助這些人才,實現他的理想和追求。
第二,要完善企業的內部機制,要構建一個相對公平、公正的評價體系,有從物質分配到精神層面的激勵等等,讓人才在身心愉悅的基礎上,“一起打天下,一起分江山,這樣才能留住人才。”
為了吸引到人才并讓人才實現自己的價值,維也納一直奉行強激勵政策,對于經營達標的團隊獎房獎車是每年的“例牌”,還曾以翻倍的薪水在行業內挖人。這次并入錦江后,不僅原有的激勵政策將保留,而且還加大了力度,比如,合作協議約定,維也納酒店有限公司將預留10%的股權用于高管團隊激勵,對于新設立的創新品牌公司,將預留20%的股權作為激勵。
有了這一條,“按照維也納目前的盈利能力和發展速度,5~10年內有望做到價值500億,僅在集團層面,10%的股份也就意味著能成就50個億萬富豪。同時還會設置高薪、高提成、高分紅、高年終獎,可能成就100個億萬富豪。一般中高層管理人員,只要在維也納干滿8~10年,就應該能實現財務自由。”黃德滿說。
“用時間創造價值”
維也納酒店股權激勵計劃的推出,借公平的分配機制實現利益共享,將公司利益與個人利益綁定,建立高效創新型組織的生態平臺,是業內一次引領性的嘗試。而4年開店2000多家的,酒店開店年均增速100%的成績,也證明股權激勵對維也納的巨大價值撬動作用。
正如創始人黃德滿在股權激勵大會上講道:我非常感謝大家將生命中寶貴的時間貢獻給了維也納,但是我們是否把這些時間轉變為真正的價值了呢?我想這個問題值得大家深思。也許單憑打工的思維完成工作,是很難為企業創造價值的,自然也就難以體現自身的價值。為了讓維也納成為一個卓越的企業,一個國際化的品牌,我決定在企業創建一個新的激勵機制,把維也納的成果與共同打拼的維也納人一同分享,從而使維也納員工有主人翁的意識,為企業、為自身創造更多價值!
經邦國際創始人薛中行博士對黃德滿黃總的作為高度贊許,他提到:“企業要做強做大,需要有一定的胸懷,幫助大家實現個人的夢想、追求,以利他心胸幫助員工,成就員工。股份激勵的新機制,可以進一步改善公司的治理結構,為員工提供公平公正的平臺,齊心協力把事業做大,與公司同甘苦、共命運。一個成功的企業,一定是有一批卓越的管理者帶領的卓越團隊,而企業要給予卓越團隊需要的肥沃土壤,拿出一部分股份做股權激勵,讓核心團隊先富起來,讓中層管理者改善生活,為企業的上傳下達打好基礎;打造共贏平臺,實現公司長遠目標,不是一蹴而就,還會有很多工作要去做,但我相信,此次股權激勵機制,不但能幫助大家實現個人物質方面的理想,更能分享成功感、喜悅感,獲得心靈上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