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說道:
誰知道你成不成功,誰知道市場需不需要,你試一試又怎么樣呢?創業者怕什么,反正你燒的是我的錢。
01
賺錢的公司與虧錢的公司,
哪一個更受投資方青睞?
如果有一家公司,每年都盈利一千萬,而另一家公司第一年虧損一千萬,第二年不賺不賠,第三年盈利一千萬,試問投資方會更加青睞哪一家公司?
答案是虧損過而后盈利的公司。
在6月20日《動態股權精華班》的課程現場,薛中行博士為到場學習的企業家們講道:“投資者所看中的并不是一家企業在多么穩健的盈利,而是一家企業是否有發展的潛能,有超過百倍增值的回報率。”許多企業家聽到此處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的確,做成一家賺錢的公司是許多企業家的目標,但卻發現融不到資;而許多企業一直處于虧損的狀態,卻頻頻接到來自資本市場的橄欖枝,用投資者的錢去做研發搞創新,這就應驗了薛中行博士所講的:要做有成長曲線的企業,要讓投資者看到企業增值的大空間!
02
公司能走多遠,
取決于企業家想走多遠。
我們操刀股改的一家瓶蓋公司正在準備IPO上市,另一家合作伙伴良品鋪子也從一家賣小零食的鋪子發展成上市企業,所以你的公司能走多遠,不是市場給你的機會有多大,完完全全在于企業家們想走多遠,想把公司發展到多大的規模。薛中行博士感慨道,20年前沒有企業專門做股改,做股權激勵,而我從投行中走出來專門做股改,就是想把經邦做成國內專業的股改公司,也只專注股改這一件事,走到今天,經邦專注了20年,做成數千家企業的股改方案,在每一次方案的起始,我們都會與企業家交流這個問題,您想把企業做到多大?
要按照行業寡頭的標準來經營公司,要以始為終,做前瞻設計,這樣才能提前布局好企業的發展框架,對企業日后的發展、IPO對接都是非常有利的;在20日課后的答疑環節中,許多企業家都有同樣的疑惑:到底如何設計自己的企業框架。是公司整體做股改?還是分事業部做股改?亦或是做產業鏈并購?上、下游產業加盟合作?到場的經邦資深咨詢師團隊為企業家們耐心解答了一系列問題,為企業家們叩響股改之門。
03
夢想要有,
萬一實現了呢!
有一位在現場就與經邦簽約項目合作的企業家在接受采訪時說道,“是薛老師激發了我繼續奮斗的斗志,人很容易失去夢想,尤其是在稍稍取得一些成就的時候,容易懈怠,也更害怕失敗,這樣是不對的,要永遠抱有艱苦奮斗的決心,要永遠在前行的路上馳騁。”
馬云在創辦阿里巴巴時遭受了38次投資者的拒絕,徐小平的投資理念中有一條叫投資“連續創業者”,在此致所有的企業家們:沒有被投資方拒絕38次都不叫失敗,沒有接二連三的創業都不叫真正的創業!
當你已經成為一名企業家的時候,你已經比許多人都成功了,那就再比許多人再大膽一些吧,去筑夢,去逐夢,為了企業的騰飛去規劃,為了做到行業的寡頭去設計,經邦愿在您奮斗的路上一路相隨,做企業的護航者,做企業家的謀略者,不要再在尋求資本的道路上試錯,讓經邦20年股改的經驗為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