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邦新聞:2018年1月經邦股權激勵咨詢圓滿落幕
經過4天3夜的學習,遠道而來的企業(yè)家們都收獲了滿滿的股權干貨,對于企業(yè)股改也有了深入、系統(tǒng)的學習。課程的學習本質上是思維的碰撞,企業(yè)家與經邦專業(yè)咨詢師之間交流、碰撞才能完善企業(yè)股改方案。經邦用18年專業(yè)積淀助力企業(yè)借股權之力,成為行業(yè)寡頭!
經邦觀點:你的股權激勵被拖后腿了嗎?
缺失公平,引發(fā)矛盾
股權激勵不是人人享有的福利,有時候,一點小差異可能會讓員工質疑公司的公正性,由此打擊員工的積極性,引發(fā)不必要的矛盾。因此,股權激勵的“儀式感”也很重要,管理考核體系要完備,實施程序要透明,采用一定的公示、反饋流程,讓員工在整個過程中感受到尊重和平等。
誘發(fā)道德風險
股權激勵要解決的一大問題是使管理層與所有者的利益在較長時期內盡量保持一致。然而,在很多情況下管理層往往既是激勵計劃的制訂和實施者,又是受益者,如果不加以約束,激勵對象有可能會為了自身利益操控財務指標和股價、從事風險更大的投資活動等,從而損害公司及股東利益。
催生懶人
有些創(chuàng)業(yè)公司為了團隊穩(wěn)定,在授予員工股權之后,沒有建立相應的約束機制,不但起不到激勵的效應,反而催生了一些“懶人”,影響了公司士氣。
淪為套現工具
行權門檻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股權激勵效應。如果門檻過高,使激勵對象覺得遙不可及,可能打擊其積極性;如果門檻過低,激勵對象無需努力即可輕松獲得高額利益,股權激勵就淪為一種套現工具,損害股東利益。
增加財務成本
如果短期內激勵幅度過大,會加劇資金緊張,顯著降低當期的公司財務收益,導致公司業(yè)績下滑甚至虧損,這對計劃或正處在融資階段的企業(yè)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另外,通常行權價格波動不大,而公允價值會隨公司價值的增長而顯著上升,這意味著越在后期行權,公司所負擔的成本將越高。因此制訂股權激勵計劃時,要考慮到激勵成本對公司利潤的影響。